04/05/2010(二)
大嫂說約多個醫生聽多個意見無妨,所以約了大嫂朋友介紹的腫瘤專科醫生,上到去,好專業的診所,放了很多關於癌病的資料給等候的病人看,自己亦看了一些,對於癌病認識多了一點。
在這診所,亦放了一本由這診所其中一位醫生編寫的"驚 變 擁抱"一書,由陳醫生病人真實個案講解大家對患上癌病應有的態度和面對,很有意義的一本書,自己睇了幾個故事,有很大的感受~~~~
見到醫生,初步講解我的情況,醫生再看我的報告後,為我作小小的身體檢查後,作進一步講解,現在我要做什麼的治療來幫助將來的生活。
首先在化療前,會為我做"正電子掃瞄"和"磁力共振","正電子"這是全身的掃瞄,可以檢查身體一些隱藏的癌細胞,準確率達90幾個百分率。而"磁力共振"就主要檢查個腦,做這掃瞄可以確保我身體沒有其他的癌細隱藏著,才決定用怎樣的藥物來做化療。但這兩個檢查的價錢真的不平,但為了將來,我都覺得一定要做。
如果好彩,檢查係無隱藏既癌細胞,就要在手術後三星期至四星期開始化療,要做四個療程(稱為打四針),每三個星期為一個療程,DAY1和DAY8吊針,之後休息一星期,做四個療程就完成整個化療。
之後定期覆診,檢查,看看會不會覆發,如果五年沒有覆發,可以講係康復,當然,有些個案,五年後覆發都不定,但百分比很低。
這個醫生給我感覺好專業,講解好清晰,自己覺得係一個好醫生,但他的診金真係貴了點,醫病是長期的,真的要再考慮清楚,加上下星期一已約見了另一位腫瘤科醫生,星期二去QE見政府醫生,再聽多一兩個意見,再作決定,應該會好些。
給自己的資料:(手抄資料,希望無抄錯)
1B期,2期肺癌病人在手術後,進行輔助化療及放射治療,相比只係做手術,可將病人5年存活率提高5至10%,因此自04-05年起,這種療法便被廣泛使用。
5種輔助化療的藥物,以金白金類藥物,即順帕(Cisplatimum)配紫杉醇(Paclitaxel),吉西他濱(Gencitabine),長春瑞濱(Vinorelbine)或依托泊甘(Etoposide)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